必須了解的事!日本年輕人感染梅毒的人數急劇增加現況與預防方法

大家好,我們是 Leftvine。

你知道嗎?近年來,日本年輕族群的梅毒感染人數正快速增加中。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2022年的梅毒感染病例數超過13,000例,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20至30歲的年輕人更是占了約60%(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https://www.mhlw.go.jp/stf/newpage_27049.html)。

無論是打算到日本旅遊或留學的台灣年輕朋友,都應該特別注意這個趨勢。這篇文章將詳細解說梅毒的感染狀況、感染後的症狀、感染快速增加的原因,以及台灣人在日本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什麼是梅毒?感染後會出現什麼症狀?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細菌感染,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播。感染後的症狀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第一期(初期):感染部位(例如性器官或口腔)會出現無痛的潰瘍(稱為「硬性下疳」),但因無明顯疼痛,許多人會忽略。
  • 第二期:可能出現全身性的皮膚疹子(特別是手掌和腳底),也可能伴隨發燒、疲倦或淋巴結腫大。
  • 潛伏期:症狀會暫時消失,但細菌仍在體內,持續潛伏。
  • 第三期(晚期):如未接受適當治療,可能會影響心臟、神經系統甚至大腦,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由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感染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梅毒傳染給他人,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參考來源:日本性感染症學會:https://jssti.umin.jp/pdf/guideline/syphilis_guideline2021.pdf)。

為什麼日本年輕人感染梅毒的情況快速惡化?背後的多重社會因素

梅毒在日本年輕人之間快速擴散,並不是單一行為所造成的現象,而是牽涉到性教育、經濟壓力、社會價值觀轉變、科技與媒體使用習慣、以及心理健康等多重結構性的問題,以下是幾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層面:

1. 性教育不足與性知識落差

日本的性教育普遍偏向保守,學校教育多著重在生殖構造與避孕方法,卻較少系統性地教授性同意、性別多樣性及性病預防等重要知識。這樣的情況導致年輕人在實際面對性行為時,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與溝通能力。

此外,日本社會對性議題仍帶有強烈的避談文化。根據UNFPA的報告,日本的綜合性教育仍存在許多制度性障礙(UNFPA, 2021:https://japan.unfpa.org/en/publications),而The Lancet Public Health(2021)也指出,日本在性健康教育方面的落後導致了STI防治成效不足。

2. 經濟壓力與戀愛、結婚觀的改變

日本長期面臨經濟停滯與就業不穩定的社會環境,根據日本政府《少子化白書》(2023)顯示,年輕人對結婚與家庭的期待下降,非婚與晚婚現象愈趨普遍(https://www8.cao.go.jp/shoushi/shoushika/whitepaper/index-w.html)。

此外,非正職勞動比例的提高讓年輕人難以承擔穩定家庭的經濟壓力,也使得穩定伴侶關係的形成困難,取而代之的是短期性的親密接觸與非計畫性性行為,進一步拉高了感染風險(參考:日本經濟新聞: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268CG0W2A420C2000000/)。

3. 社交與約會文化的轉變:App 時代的影響

Tinder、Pairs 等交友App在日本快速普及,NHK於2022年的調查指出,約有超過30%的年輕人曾使用交友軟體進行線上約會(https://www.nhk.or.jp/seikatsu-blog/800/478143.html)。這種「即時性」的配對模式增加了與不特定對象發生性行為的機會。

根據《日本家族計畫協會》的青少年性行為調查(2021),保險套使用率亦呈下降趨勢,尤其在年輕女性族群中尤為明顯(https://www.jfpa.or.jp/pdf/JSHRM2021.pdf)。這樣的情況讓性感染症(包括梅毒)的防治更加困難。

4. 心理健康與孤獨感

後疫情時代下,孤獨與心理壓力成為年輕人的新挑戰。厚生勞動省於2023年發布的「孤獨與孤立」研究指出,20至30歲的年輕人自覺孤獨的比例顯著上升(https://www.mhlw.go.jp/stf/seisakunitsuite/bunya/0000202050_00004.html)。

在缺乏心理支持的情況下,部分人可能將性行為作為情緒慰藉的出口。然而,在心理狀態不穩定下,更容易做出缺乏保護的衝動性行為,進一步加劇性感染風險。

5. 醫療資源與檢測習慣的缺口

雖然日本全國設有免費且匿名的性感染症檢測點(如東京都:https://www.fukushihoken.metro.tokyo.lg.jp/iryo/kansen/std/index.html),但多數年輕人缺乏相關資訊,或因害羞、恐懼社會評價而避免就醫。

同時,《日本性感染症學會》的報告也指出,性病的社會污名與缺乏外語醫療支援,使得外籍年輕人(包含台灣人)在日本進行安全檢測仍有制度上的障礙(https://jssti.umin.jp/pdf/report/2022_report.pdf)。

台灣人赴日旅遊或留學時應注意的4大重點(附參考建議)

無論是短期旅遊還是長期留學,台灣年輕人在日本期間為了自身健康與安全,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這些建議也獲得多數公共衛生機構(如 CDC、WHO、日本性感染症學會)的支持:

1. 性行為時務必使用保險套(安全套)

保險套是目前預防梅毒、愛滋病(HIV)及其他性傳染病最有效且普及的手段之一。正確且每次使用,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根據 CDC 指出,正確使用保險套可有效預防多數性病的傳播(CDC:https://www.cdc.gov/std/healthcomm/fact_sheets.htm)。

2. 慎選性伴侶,避免與不特定對象發生關係

透過交友 App 認識對象已成趨勢,但與不熟悉或不穩定的對象發生性行為風險相對更高。根據日本家族計畫協會的報告,性伴侶數量越多,感染機率越高(JFPA:https://www.jfpa.or.jp/pdf/JSHRM2021.pdf)。與其冒險,不如建立信任與尊重的關係,並坦誠討論彼此的健康狀況。

3. 獲取正確、權威的性健康資訊

在資訊氾濫的時代,錯誤訊息比比皆是。建議透過政府機關、專業醫療網站或非營利健康團體(如 WHO、厚生勞動省、UNFPA)取得知識,培養正確的性健康觀念,進一步提升自我防護能力。


結語:性教育不是羞恥,是保護自己的智慧

日本年輕人之間梅毒感染大幅上升,與性知識不足、約會文化變遷與社會結構變動息息相關。台灣人身處異地,更應該提升自我防護意識與知識,成為「有選擇權的健康行動者」。

讓我們以開放且科學的態度,學習與實踐性健康知識,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重要的人。

📌 延伸閱讀推薦:

leftvine
leftvine

Leftvine 是為了提升日本與台灣之間的性別議題認知與理解所創立的自有媒體平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